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西班牙街头一幕!国王遭民众围攻
今天,石狮这所小学向全市展示!
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|瞰孝感
封阿哲!爆瓜回YY!童锦程@阿哲吹牛P!给画面,哲领女歌手刷旭旭宝宝!
戴上这个耳机,终于不用担心睡不好觉啦!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下半年,楼市的买房逻辑变了
Original
局姐本尊
地产知识橘
2022-12-01
收录于合集
#区域研究
16 个
#趋势研判
84 个
最近这段时间,我们的文章中,关于市场的内容,少了。
并不是放弃了对市场的观察
,而是现在的湾区,尤其是广州,楼市的拐点已经出现得过于明显。
这一轮调控转向,正在逐渐显示出它的强硬,和不容置喙的一面。
它不是来自于某一个侧面,而是几乎所有层面——
从宏观层面的收水预警,到企业端的降杠杆,到土地端的各种补丁,到资金端的房贷额度紧张、利率上浮,到一手房价被监管、预售证发放受阻、楼盘被迫降价“裸奔”……
终于,“神盘”出现了——前几天,时代天韵低价开盘,即使坐拥大热的黄埔地段,即使一二手倒挂,直到现在,也还没有卖完。
一手降价都卖不动,二手市场就更不用提了。
单一个“凉”字,远不足以概括所有。
购房者看涨的预期开始扭转,许多人尝试从“抢到就赚到”的情绪中挣脱出来,停下脚步,思考更深层次的需求。
嗯,下半年,买房的逻辑确实变了。
客观地说,房地产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是不同的。
我们都知道供需决定价格,但在楼市,这个逻辑经常失灵——
供给端极度缺乏弹性,而需求面,又好像越来越容易被情绪裹挟。
所以,这次上涨,我们能感觉到的是,信息渠道虽然很多元,但关注的领域却好像越来越窄,价值观也越来越单一:
买房是积累财富的手段,最重要的是投资属性,而“选对板块”是升值的第一要务。
至于通勤的距离,宜居的程度,产品的好坏……在选筹时,似乎越来越不值一提。
当大家的价值观都变得整齐划一的时候,
楼市变得越来越像股市
,被“概念”和“利好”左右,换句话说,很容易被“带情绪”。
所以,回顾这一年多,我们能发现湾区存在特别明显的,城市轮动的主轴。
从2019年底,被政策放松带动疯涨的深圳,到2020年初启动的东莞,再到2020年中旬转暖的广州黄埔、南沙、中山马鞍岛。
然后是2020年下半年逐渐被关注到的佛山临广、珠海横琴,以及,今年年初开始的顺德北滘、珠海北围……
而
具体到一个城市而言,板块炒作的变化也异常清晰。
在广州,一年多以来的信息轮番轰炸,已经把购房小白都“教育”得言必称黄埔——
局姐有个朋友,上班地点在磨碟沙,纯正刚需自住,对通勤更近的番禺毫无了解,非要去抢接近一小时车程的科学城。
有了全国炒房团的购买力和广大刚需的用脚投票,黄埔不负众望:
去年年初,知识城开始拉升,两三个月之后,科学城接棒,到了下半年,老黄埔板块成了炒作的主力。
天量新盘拉高出货,二手集体提价,一轮下来,整个黄埔房价硬生生普涨了50%上下,大家还一股脑往里冲。
可是,
被情绪裹挟的需求,是真的很容易逆转的。
不要说投资需求的轮动,就算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强区,也顶不住调控全方位加码。如今,黄埔一手价格被压降,二手房价陷入了全面回调。
黄埔的故事讲不动了,你看,各大媒体上的热点区域,是不是已经“轮动”到白云湖和创新城了?
讲真,如果你是单纯的炒房客,可以手持资本下注,看着各个板块各领风骚大半年。
可是,楼市终究不是股市,交易的摩擦成本更高。大部分城市是有限售+重税的——就算是炒房,也至少是三五年以上的持有时间。
而如果你是自住,可能倾其所有就能买一套房,这套房可能要陪伴你八年十年,甚至更久。
如果
剥离掉未来的涨价预期,剥离掉狂热的“买涨不买跌”的情绪
,再看看自己抢到的房子,它的环境宜居吗?户型舒适吗?小区品质好吗?物业服务到位吗?
这十年八年,住在里面,真的舒心吗?
其实,这一波监管,监管的到底是什么?
1、利用一手限价、限售+重税、二手房指导价、房产税开征预期……一整套“组合拳”,试图
打掉房地产的投资属性。
2、利用学区摇号、教师轮岗……另一套组合拳,试图
打掉房地产的教育属性。
那么,房地产还剩下什么?
一个真正属于居住和产品的时代
,正在降临。
我想起去年年初,这一波楼市行情还没有完全热起来的时候,我们接待过一个读者的咨询。
她在上海居住多年,因为工作变动而迁居,手握1500w+的预算,想在广州置办一间舒适的住处。
当时,这个预算可以在广州买到任何一个区域的房子,她因此看遍了顶尖地段——珠江新城的二手房,
但却找不到一套真正合心水的住所
。
她私下和我吐槽:
不是楼间距太密隐私性差,就是贴着主干道太吵,很多千万级的房子居然不是板楼。
别说想在屋里吹吹南北通透的穿堂风了,就连“户型方正”这么简单的要求,都做不到!
这么纯粹的,关于居住本身的吐槽,在本地人的咨询里几乎是听不到的。
大家整齐划一关心的,是价格,是学区,是未来可能的升值潜力……那些附加在房子上面的东西。
最后,她放弃了别人眼中光彩照人的CBD,在老城区选择了一个上海开发商的项目。
虽然远离涨价的第一梯队,但从通风采光到户型设计,再到一线江景和小区园林,都能够符合她“宜居”的需求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
如果我们认同调控逻辑,回归房子的居住属性
,那么,地产商在开发楼盘的时候,多多少少,得产品导向一些。
而作为购房者,选择楼盘时,真的,可以更长期主义一点。
以上为正文,来自局姐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